(本文是用来课堂演讲的稿子,本人对庄子文化研究不深,所以。。。恩,就是这样)
【板书】
“道通为一”(可选)
“不同同之”(“不同同之之谓大”)
【解释】
(1)
“道通为一”说明的是“通”,“通”什么?大千世界,纷纭万象,《庄子》所提出的“道通为一”,要在通宇宙,通天,通地,通人,即天、地、人,都要无所不通。惟有如此,才如《天地》篇所云:“通于一而万事毕,无心得而鬼神服。”
而要达到“道通为一”的目标,庄子认为必经分解同合之途。
(2)
《周易·同人卦》“能通天下之志者,是之谓大。”
郭象认为:“万物万形,各止其分,不引彼以同我,乃成大耳。”
万物虽然种类不同,形状万殊,但其根本之道都是同一的,这是“道通为一”思想的出发点。而“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强调万物的对立与差别的联系,此外,它们还包含有某种共同点,即异中之同。又如《田子方》所云:“夫天下者,万物之所一也,得其所一而
同焉。”意思是:世界上的科学原理是惟一的,任何设计与制造所遵循的客观规律也是惟一的。但却没有完全一样的设计和技术产品,从严格意义上说,有多少设计工作者,就有多少种设计方案和技术操作方法,就有多少种技巧、技能、经验,也就有多少千奇百怪的技术路线和解决技术问题 的方法,而其设计所遵循的规律都有一个共同基础,而其形体则可以变化。
《庄子》“不同同之”的思想,有如今天所说的组合创造,十分恰当而巧妙地组合已有技术,同样也是创新。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领域的思想的组合,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功能的物质产品的组合,都属异类组合。异类组合的特点是,组合对象、思想或物品来自不同的方面,一般无所谓主次
关系。
组合过程中,参与组合的对象从意义、原理、构造、成分、功能等任一方或多方面互相渗透,整体化趋势显著。异类组合就是异类求同,因此创造性很强。为了解决某个技术问题,或设计某种多功能产品,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技术思想或物质产品的一部分或整个部分进行适当的组合,形成新的技术,或者设计出新的产品,使之“合乎大同”。这种技术创造,叫做组合创造。
“道通为一”、“不同同之”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在科学技术中进行组合创造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源泉。任何产品设计的演化与进步往往是基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思想或物质的组合。要实现这种组合,任何一种技术思想和物质产品,要通过自身了解和调整后,达到新的统一,最初都需要在设计思想上开拓进展,改变对现有事物的看法,标新立异产生新的概念,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差异,才能构筑产品的实体结构。楚国出土的大量工艺产品在设计上正是成功地利用了这种分解与组合,是科学性和创造性的统一,分中有合,合中见分,其思想之源要归于道家的“齐物论”,《庄子》阐述分解与同合的妙理,无疑是对这一时期工艺产品设计思想的系统总结。
【启示】
庄子虽然有一定消极避世的思想,但我们应该从中学习到我们所需要的内容。其中所蕴含的发散、质疑、创新思维,恰恰是我们缺少的。
什么叫“创新”?创新有两种形态,一是继发性创新,一是异发性创新。前者是指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再向前推进,取得新的成果;后者是指在已有成果之外另辟蹊径,取得另一种成果。前者是进一步地发现问题,取得新的突破,是纵向发展;后者是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提出新的见解,是横向发展。这两种创新能力都可以在庄子那里找到动力和资源。一位美籍华裔科学家说过,他在自己办公室抽屉里常备一本书,工作之余不时翻着,给他的科学创造与生活带来莫大的启示,这本书就是《庄子》。日本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汤川秀树则称自己的多项科学发现直接来自庄子哲学。
庄子哲学之所以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一是来自他的整体意识,一是来自他的怀疑精神。整体意识为我们提供了多角度观察事物的契机,特别是能够启发我们从相反的方向去思考问题,如“至乐无乐”、“大用无用”等命题,就是从两个互相矛盾的概念来考虑它们的同一性、联系性和互相转化性,这对培养我们的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有很大帮助。怀疑精神则为我们提供进一步思考、探索,破除常识所形成的遮蔽,敢于向权威和既有结论挑战的张力。例如庄周梦蝶,到底是庄周梦见蝴蝶,还是蝴蝶梦见庄周?又如梦与现实,到底能不能将它们区别开来?这些问题在一般人身上是不存在的,但庄子却对它提出质疑。有了质疑,便会促使人们作进一步的思考,并引发出关于“‘知’是否可能”之类严肃的问题,并得出与众不同的结论。要想具有创新能力,就不能不先有敢于怀疑的精神。
实际上,庄子的整体思想本身就已经包含着创新的因素。大家知道,我们每个人在观察、认识事物和世界时,总是从特定的角度进行的,所得到的也只能是局部的、有限的知识。我们不可能全方位地去观察和认识世界事物,就好像摄像机的镜头不可能全方位地去摄制图像一样。可是我们却常常错误地以为,我们所观察、认识的就是全部的真实、唯一的真理,一切与自己不一致的观点都应否定。庄子的整体思想虽然也不可能在特定的认识活动中彻底实行,但它对单一角度的局限性的揭示和多角度看世界的必要性的论述,能够提醒我们换一个角度去看它的另一面,尝试着从不同的角度打开事物的奥秘,而这正是创新的另一个涵义。
正因为此,学习庄子哲学,特别是通过它的整体意识、怀疑精神和谦逊态度,加强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的训练,推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
庄子最大的特点-喜欢质疑。他总是先提出疑问,直到疑团被解开或是自己提出新的见解,这才作罢。
虽然质疑还不就是创新,但创新却常常是从它开始的。
多和老师交流探讨,多和同学交流探讨。
站在一个巧妙的角度,去观察世事,得出的结论也许有趣得出乎意料,却没有丝毫消极的成分。
【附,苹果,日本,创新】
苹果一项是一个善于创新的公司。它用的原件大量从日本进口,它的产品几乎都在中国组装,然而它的利润几乎都出在了创新设计上。新的系统界面,新的mp3播放器,新的网络音乐购买方式,新的简洁的外观,新的用户体验,新的应用模式。面对这种创新,微软已经力不从心,能与之抗衡的似乎只剩下了google。就在去年年中,苹果市值超过微软,成为世界第一大it企业。而国内大量的模仿产品,没有创新只有落后的份。苹果ipad一降价,国内一片山寨企业就得倒下去。
日本是一个教育大国、创新大国,世界上高新科技产业的集中地,世界上过半的RAM都是在日本研发设计的。这次海啸导致其工业受到重创,进而影响到全世界的电子产品价格。同时,正因如此,地震后苹果的股价一降再降,短短3天下降接近10%,相当于损失了近300亿美元。这就是创新的价值,这就是创新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