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第二次去师大做物理实验,4天,比上次多了一天,实验内容也稍多一点。

话说这次去的人实在太多,高一的没有去,我们分的那个组也有40+人,2人一组做实验根本不够,不过好在浑水摸鱼者不少,再加下午6点人就陆陆续续开始闪,我得以一个人完成实验内容。

第一天:力学实验

声速测量,杨氏模量,(热)线膨胀系数,重力加速度测定,惯性质量测定,匀加速直线运动。

         声速测量是比较简单易操作的,老师细节讲的也很清楚。连好线,调好示波仪,电子式的位移测定很方便,要考虑到声速测定仪的回程差,逐差法处理数据。大部分同学很快做完了。比较遗憾的是那的示波器没有办法做利萨如图形测声速的实验。

         杨氏模量主要学习的是光杠杆法,放大微小形变。放镜子处的平台水平的调节比较水,很多同学没有用水平仪,就大概认为是平了,这还是有误差的。然后是那个镜子,有大有小,小的找光路看着眼睛很类,大镜子用起来就舒服多了。镜子本身固定的有点松,但基本不会有多大误差,倒是架镜角的活螺套不”活”,摩擦有些大。考虑到先放砝码再取砝码几个来回,每次都记录,这个上下摩擦的误差几乎可以抵消到忽略不记的程度。最后几个人测出其中一台仪器上金属丝的样式模量比其他要小1/3,这基本就是金属丝本身材质的问题了。

膨胀系数由于要加热,老师不允许!!这。。于是只能学仪器装配,原理也是光杠杆。

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很不精确,掐秒表数周期,仪器悬点处有一定凹槽,线很粗,小球很轻,随着摆动次数增加很容易成圆锥摆,这个实验经过我们和老师的探讨一致认为改进空间很大。

惯性质量的测定中注意光线的影响,因为用到了光电门,而且经过验证可见光确实会有影响。最后用的是线性拟合求出未知的惯性质量,误差还是很小的,不到1%。

先写到这,明天写第二天的。数据么,都记录了,发上来怪麻烦的,就算啦~